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普济方

普济方

书名。明·朱(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168卷。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为426卷。其中有方脉总论、运气脏腑(包括脏象及脏腑诸病候)、身形(包括头、面、耳等部位所属及身形诸病)、诸疾(包括伤寒杂病疮疡外科、骨科以及各种治法)、妇人(包括妇、产科)、婴儿针灸、本草等共100余门。据《四库提要》记载:“凡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一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八法,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图。”对于所述病证均有论有方,资料比较丰富。但也杂有一些糟粕内容。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肝木乘脾土

    五行学说中,肝属木,脾胃属土。凡肝气过亢,疏泄太过,影响脾胃者称之。详见肝气犯胃条。

  • 肾游风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即肾气游风。见该条。

  • 二十四症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蒟之别名,详该条。

  • 五宜

    出《灵枢·五味》。指谷、肉、果、菜之适合于五脏病,如脾病宜秫米、牛肉、枣、葵;心病宜麦、羊肉、杏、薤;肾病宜大豆芽、猪肉、栗、藿;肝病宜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黄黍、鸡肉、桃、葱。五宜的说法附会于五行

  • 产后伤寒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触冒寒气而为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啬啬恶寒,翕翕微热,数日乃歇,重者头及骨节皆痛,七、八日乃瘥也。”因产后气血大虚,卫外不固,

  • 攒齿疳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

  • 鸡姆刺

    出《质问本草》。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 天星十一穴

    指十一个经验效穴。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并编有歌诀,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彻,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后《针灸大全》增:“太冲”一穴,作《马丹

  • 野茶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 上水鱼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由血热为外寒所束,血瘀凝结而成。其证肿如高埂,长若鱼形,色紫作痛。治宜用砭法,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内治参见委中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