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日晡所

猜你喜欢

  • 傍针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傍针刺(《针灸甲乙经》称傍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其法在患处正中刺一针,旁边刺一针。因其正、傍同刺,故名傍针刺。

  • 环口黧(lí 离)黑

    黧黑,黑而不润泽。病者口唇周围出现黧黑,为脾气衰败,胃阴已竭之候,预后不良。《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 受热厥逆

    病名。小儿暑病之一。出《幼科要略》。为感受暑邪而致的突然昏迷。多因小儿平素体质较差,元气虚弱,感受暑热之邪,热迫营血,逆传心包;或由于暑邪挟湿,湿浊生痰,痰浊上冲,蒙蔽心窍,以致出现突然昏迷,不省人事

  • 热伤神明

    证同热入心包。都是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志症状的病变。热入心包是指病变部位,热伤神明是针对神志症状。参热入心包条。

  • 偏跏

    气功姿势名称。俗称单盘膝。即盘膝而坐,一足落地,另一足压于对侧大腿上。

  • 慢喉风

    病名。多由素体虚弱,更兼忧思郁怒而成。症见咽干、微肿痛,大便自利,舌苔白滑。其发病缓,其色淡。《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慢喉发缓体虚生,微肿咽干色淡红,或由暴怒五辛火,或因忧思过度成。”若午前痛甚者,服

  • 陈士铎

    【介绍】:清代医家。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浙江山阴人,生活于17世纪。幼年家贫,读史书。年长习医,读医书几十年。曾客游燕都(今北京),伪称遇异人而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和医家傅青主所传之著述《石室秘录》、《

  • 针柄灸

    即温针灸,见该条。

  • 五脏病

    出《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肾病。详各条。

  • 李健斋

    【介绍】:见李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