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进针器
针刺辅助器具。利用弹簧的力量将针迅速刺入皮下,借以减轻进针疼痛的器具。适用于婴幼、妇女、年老体弱及畏痛的患者。
针刺辅助器具。利用弹簧的力量将针迅速刺入皮下,借以减轻进针疼痛的器具。适用于婴幼、妇女、年老体弱及畏痛的患者。
见六种新编条。
病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二。指咳嗽气喘,喉中有哮鸣声者。方用紫金丹。考紫金丹药性峻烈,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以防中毒。参见冷哮条。
即流涎。详该条。
病名。系指发生在悬壅垂上的血泡。见《喉科指掌》卷三。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形似黄豆或桂圆核,红若樱桃,脉来洪数。此由胃火郁盛而发。治宜清热解毒。方宜加味黄连解毒汤、加味甘桔汤等。外吹朱黄散或冰射散等。即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生。河南洛阳人。年轻时以文章名,后学医,自号薜衣道人。长于治疗疮疡及正骨等,后入山修道。
同眶。眼眶。《素问·玉机真脏论》:“目匡陷。”《素问·刺禁论》:“刺匡上陷骨中脉。”
病名。指脑疽之虚证。初起形如椒粒,坚硬紫暗,渐肿如横木,甚则上至巅顶,下至大椎,色如灶烟,硬不见脓,即损外皮,形如犬咬去肉之迹,溃而不敛,难愈。此证由阴精枯涸,毒火上炎所致。治当补阴精,泄毒火。《灵枢
出《本草品汇精要》。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阴阳圈。《审视瑶函》:“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俱白色,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若白中略带焦黄色,或纯白而光滑沉涩者,皆不能去尽;若有细细赤丝绊者,退尤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