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出《千金要方》卷五。即客忤,详该条。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见《本草纲目》。为梨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方》。即绿矾,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即偶刺,见该条。
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医学正传》卷六引李东垣方。莲鬚、炒黄连各二两,茯苓、砂仁、益智仁、半夏、炒黄柏各一两,甘草三两,猪苓二两五分。为末,汤浸蒸饼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温酒送下。治湿热流入膀胱,下浊不止。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邪盛发于三阳经者。《保命集·诸疟诸论》:“在太阳经者,谓之风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者,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者谓风热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皆谓之暴疟。”详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