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

又称针挑疗法截根疗法。是指以三棱针等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专门用以治疗痔疮者,又称挑痔疗法。此法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解放后经医务工作者总结发展而成。临床操作时,于选定部位上,以三棱针(或大号缝衣针)先把皮肤挑破0.2~0.3厘米,再将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挑断,包敷固定。隔2~3周可再选部位进行挑治。施术时应注意严密消毒,术后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本法适于痔疮、脱肛疔疮痈疽、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月经过多、前列腺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问起病

    问诊内容之一。询问起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治疗情况以及主要症状的特点和变化,对掌握疾病的性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指导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 ①又名神阙。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即脐带。详该条。

  • 新定拯阴理劳汤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 食前服

    病在下焦及服补养药、补肾药、驱虫药均可在饭前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

  • 中络

    ①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种。见《医门法律·中风门》。即“邪在于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证情最轻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盖口眼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②中行之络。《素问·骨

  • 腿痈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五。即大腿痈。见该条。

  • 水气不调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鼻上色

    察鼻上色的方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鼻端青为腹冷,黑为水气,白为无血,黄为胸寒,赤为有风,鲜明为留饮。

  • 反折

    证名。背反张之意。《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张志聪注:“反折,背反张也。”参见角弓反张条。

  • 下利脓血

    证名。指痢下赤白粘冻。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儒门事亲》卷四:“夫下利脓血,腹痛不止,可用调胃承气汤,加生姜、枣煎,更下藏用七八十丸,量虚实加减,泻讫,次用长流水调五苓散五七钱,或加灯心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