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拳顶法

猜你喜欢

  • 捣针法

    见提插法条。

  • 肾善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 穴会

    即腧穴。《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见腧穴条。

  • 润燥

    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等。详各条。

  • 不更衣

    指不大便。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注解伤寒论》卷五:“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参见便秘条。

  • 涂药板

    器械名。为咽部涂药用。柄长20厘米,头圆形(用钢或铜制),直径1.2厘米(图115)。图115

  • 金毛狗

    出《分类草药性》。为狗脊之别名,详狗脊条。

  • 红桐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

  • 类搐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暑疟痢等,迁延时日,抑遏邪气而致搐者。详搐条。

  • 命蒂

    出《本草纲目》。即脐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