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厥证之一,出《素问·缪刺论篇》等。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的恶候。或兼见手足逆冷,肌肤起粟,头面青黑,精神恍惚不宁;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头旋晕倒,呼吸低微而不连续,脉微弱如绝。治宜以针灸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龟版,详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因惊风内钓而啼。《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夫惊风内钓啼者,阴阳两证:阴者起于吐之后,胃气虚弱,精神昏愦,嗞啀不宁,或不乳,项硬反张,手足瘈疭,内钓啼叫也;阳者起于身体发热,惊悸大哭,精神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①“阳胜则阴病”,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脉虚
见小儿则条。
医论著作。3卷。清·石寿棠撰。刊于1861年。共有医论20篇,探求疾病之本原及治本之法。内容包括脏腑气血营卫功能,证治大要、伤寒、内、妇、儿各科证治。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介绍】:见顾澄条。
【生卒】:1871~1951【介绍】:字锡璜,号黼堂。福建同安人。早年习儒,光绪间(1875~1908)中举人,授广西候补知县。家世业医,已历七代。其祖父以词章之学无补于世,勉其继承家学,乃受其父吴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