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八。嗄者,声破(《玉篇》);声变也(《集韵》);《红炉点雪》卷二“金为火烁而损,由是而声嗄、声嘶见焉。”系指音嘶不清、发声不彰。即音嘶。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见玉机微义条。
见《药材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燕台集》5卷,已佚。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刺法。指入针后,捻针进至一定深度以候气至的方法。《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又《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
①经穴名,代号BL12。亦称风门热府,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热府。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肋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