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带青而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痰多白沫,无力作咳,咳则气促,多属肺虚。
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病名。婴幼儿发疹性疾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本证类似风疹、幼儿急疹等。
【介绍】:见喻昌条。
见《本草纲目》。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著名妇产科学家。蜀(今四川境内)人。于宣宗大中初(847年),收集有关经闭、带下、妊娠、坐月难产、产后诸证的医方,撰成《产宝》三卷。公元897年,周颋补益并序,现传本作《经效产宝》三卷,
证名。又名久腰痛。见《外台秘要·久腰痛方》。详久腰痛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蛾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某些瘙痒性皮肤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由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成。本病遍体可生,初起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日轻夜重,抓破则流脂水,浸淫成片;病久风邪郁于肌肤,则耗血生火,瘙痒倍增
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