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药
又称药引,详该条。
又称药引,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善养生。著《寿者传》三卷。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一。指脏腑内伤所致的小便失禁。脾肾不足者居多。主要症候为小便时时自遗,神志清醒,语言轻微,饮食减少,大便溏泄,脉濡软或浮大。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味肾气丸。又有肝阴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肺胃虚热不尽,以致血不归经,症见经后从口鼻中出血,量少,色鲜红。治以清虚热为主。方用麦门冬汤加生地、沙参、牛膝。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医书。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原书9卷共81篇,又名《针经》,别称《九卷》。隋唐之际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包括《九灵》、《九墟》和《灵枢》。宋代以后,原本及传本大多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蓆是席的异体字。详席疮条。
即豉饼灸,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集验良方拔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