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气法
即行气法。见该条。
即行气法。见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釜脐墨之别名,详该条。
即胆囊点。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痰证之一。指气郁不宣,痰血结滞所致的病证。《不居集》卷十七:“拂郁痰,痰挟瘀血结成窠囊,膈间胀闷;又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日积月累,渐成噎膈反胃。若用燥剂,其结愈甚。惟竹沥、韭汁、姜汁可以治之,进三、五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①《灵枢经》篇名。根,是经气始生的根穴;结,是经气相将而归结。本篇着重讨论经络的根结本末与治疗的关系,故名。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经的根穴与结穴在治疗上的作用,指出人体内脏与外界气候相应,在于阴阳腧穴的开、
见《滇南本草》。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