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幼科痘疹金镜录

猜你喜欢

  • 毛老虎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羊耳菊之别名,详该条。

  • 目下纲

    谓足阳明之经筋,统管眼之下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阳明则为目下纲。”

  • 掖间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 腰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 活血莲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 冷热泻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冷热利。详该条。

  • 野鸡痢

    病证名。①指大便下血。《幼科金针》:“粪前粪后,点滴而下,无腹痛后重者是也。”因湿热内蕴,或风热外受,积于肠道,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溢肛门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槐花散。②指诸色痢。《幼科发挥》:“痢

  • 野合

    古人指绝经后再孕者。宋·薛轩《坤元是保》:“女子二七而阴道通,七七而阴道绝,绝而后育,是名野合,野合之子率多不寿。”

  • 香附旋覆花汤

    《温病条辨》卷三方。生香附、旋覆花(绢包)、苏子霜、茯苓各三钱,陈皮二钱,半夏、薏苡仁各五钱。水煎,分三次服。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寒热如疟者。若腹满加厚朴;痛甚加降香末。

  • 补脾益肺

    又称培土生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