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膻中,见该条。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指对于病情复杂的疾患,“颠倒无常,甚于迷惑”,应从调和阴阳入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平复”。“用针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楮实之别名,详该条。
五种精神活动,即神、魄、魂、意、志,分别为五脏所藏。《素问遗篇·本病论》:“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参见五脏所藏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见《辽宁主要药材》。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淋的异体字。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拔罐法的一种。是留针与拔罐法结合运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先在穴位扎针,待得气后留针,再在上面进行拔罐。适用于风湿痹痛症。惟应用此法时必须准确,防止碰压针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