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红色,舌根黑苔。为心肾火炽,或实热灼伤阴分,可见于急性流行性发热病。急宜苦寒泻下存阴(见《伤寒舌鉴》)。
见《四川中药志》。即橘核,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五色》。即子宫。《类经》卷五《色藏部位脉病易难》注:“子处,子宫也。”
见《陕西中草药》。即太白参,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威灵仙之简称,详该条。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
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心火上冲,蒂丁卒然紫肿。”即悬雍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