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变蒸
即变蒸,详该条。
即变蒸,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位于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素问》篇名。吴崑注:“著,明也。圣人之教,谓之至教。”本篇论述学医的方法和道理,指出业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就说明了治病要顺应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重要性。文中着重举“三阳独至”的病
病名。出《外科问答》。即蓆疮。见该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即口腔。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腊梅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灵枢·师传》:“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马元台、张志聪及后人多以骷作,即骨。参见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