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能制热

猜你喜欢

  • 落胎

    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即打胎。

  • 五液之一。又称口津。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具有滑润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涎为脾液。《素问·宣明五气》:“脾为涎。”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

  • 黑花瞖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黑水凝翳内障,又名黑花翳,瞳神微大,瞳内微现青白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详黑水凝翳内障条。

  • 马喉痹风

    病名。即喉痹。《本草纲目》马鞭草附方:“马喉痹风,躁肿连颊,吐血数者。马鞭草一握,勿见风,截去两头,捣汁饮之良。”

  • 白胡椒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胡椒药材之一种,详胡椒条。

  • 腋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 雪里蕻

    出《野菜笺》。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金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金银花,详该条。

  • 泻黄饮子

    《济生方》卷五方。白芷、升麻、枳壳(麸炒)、黄芩、防风、半夏(汤洗)、石斛各一两,生甘草半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治风热蕴于脾经而致的唇燥坼裂,口舌生疮。

  • 何西池

    【介绍】:见何梦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