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早婚,分娩过多,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寒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症见带下量多,淋沥不断,清稀如水,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觉凉,大便稀薄,尿液清长。治宜温阳补肾。方用内补丸。如日久不止,势有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姜黄,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僵蚕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指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成长过程。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后世医家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验方新编》卷五。即脱壳。详该条。
【介绍】:东晋时期武职大臣,兼通医学。字深源。曾著方书,后失传。
病名。指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的病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