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母补泻

子母补泻

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视病情之虚实予以补母或泻子的针刺补泻法。《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规律,根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故亦称子母配穴法。如肺经虚证,可补本经(金)母穴太渊(土),或母经(脾经)的穴位,称虚则补其母(土生金);又如肺经实证,可泻本经(金)子穴尺泽(水),或子经(肾经)的穴位,称实则泻其子(金生水)。

猜你喜欢

  • 寒凉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内经释义

    医经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系全国中医院校第二版《内经》统编教材。其总论分导论、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六篇。详阐《内经》理论体系及全书要旨。其原文部分则是选取重要而又有代表意义的《素问》《灵枢》

  • 疳疾

    出《颅囟经》。即疳。详疳条。

  • 针害

    是指针刺时,患者发生组织或器官损伤等异常情况。《灵枢·九针十二原》:“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由于针刺治疗时选用的针具不当或有损伤,或操作手法粗猛,过深过重,可造成胀痛久留不退,或局部血肿;如

  • 阴关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扶,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赫,见该条。

  • 荷鼻

    出《本草拾遗》。为荷叶蒂之别名,详该条。

  • 穴位封闭疗法

    指用注射药物,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见水针疗法条。

  • 八谿

    谿同溪。见八溪条。

  • 玉液丹

    《疡医大全》卷十六方。①五倍子(用六安茶泡汁温浸,滤去茶汁,再用糟坊白药丸为末拌匀,放磁器内密封,放暖处候生白毛为度,晒干,筛净白毛)十两,儿茶、甘草各二两,薄荷叶、乌梅肉各一两。为末,梨汁为丸,龙眼

  • 手厥阴经病

    即心包络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