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颅息。见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详久咳条。
见《本草蒙筌》。为黄连之处方名,详该条。
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搐,开始多无脓血便为其特征。多发于夏秋两季,常见2~7岁小儿。由于疫毒之邪从口而入,湿热蕴伏肠胃所致。可出现邪毒旺盛的闭证,同时又可伴随正气虚
病名。《喉科心法》:“抢舌风,着力咯出血,即愈。”即飞扬喉。详该条。
见《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刺节真邪》:“徹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张隐菴注:“奇输者,六府之别络也。”或指奇穴(见《灵枢经白话解》)。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于唇、口及手掌指节间,初生一点红黄小皰,痒痛间作,左右肢体麻木,重则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言语昏愦,此属心经毒火而成。治同疔疮。
【介绍】:见柳宝诒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