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传染;易,交换,移易。染易指病邪由一些人传染与另一些人,由一地传播至另一地。《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即聚开障。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胆绝,七日死……眉为之倾。”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劳倦恶寒,脉必缓弱,或气口虚大无力,兼见倦怠,手心独热。此劳倦过度,脾胃不足,卫阳下陷,宜补中益气汤,甚加桂、附以行参、芪之力。”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证名。指目干涩少津,昏昧不适之候。《原机启微》剋“……肝开窍于目,故肝受剋,而目亦受病也。其病眵多眊矂紧涩,赤脉贯睛。”参见目昏条。
见针灸甲乙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