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人。著《女科万金方》1卷。
病名。出《金匮要略》。即狐疝。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金津玉液条。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即臁疮。详该条。
即痘疮。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医学入门》。即夜啼之由于胎惊所致者。其症每于睡梦中惊醒,猝然肢体一弹而尖嚎作啼。夹寒则多见于下半夜,曲腰伏卧,眼目上视,手足抽掣;夹热多见于上半夜,仰身汗出,面赤身热。夹寒者,益黄散;夹热
见世补斋医书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因热而致胎动不安。多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复加孕后血聚养胎,阴虚阳盛,热扰冲任,出现或热、或烦、或渴、或燥、或漏血尿赤,以致胎动不安。宜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