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药
见《云南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病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暴瘖,猝痖也。”即暴瘖。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
出《周礼·天官》。指专治肿疡、溃疡、金疮、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门为供给四方宾客及士族患病所需药品和食物而设立的机构。
病名。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的总称。《医述·阳经分经腑》:“三阳病在经者,可汗而已。”“三阳病入腑者,可下而已。”参见六经病条。
见黄帝虾蟆经条。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三。《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即单乳蛾。详乳鹅条。
病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亦名梦与鬼交。指妇人睡则梦中交合的一种病症。系因摄养失宜,气血衰微;或为七情所伤,心血亏损,神明失养所致。症见睡则梦中交合,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甚则喜怒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