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曲骨,见该条。
又名胎证、胎中病。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元·朱震亨《幼科全书》)。也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幼科发挥》)。多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文献所载胎寒、胎热、胎肥、胎弱、解颅、五软等
证名。指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可见于骨蒸、虚劳等。详手心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见《泉州本草》。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产乳十八论》一书,已佚。
【介绍】:见程国彭条。
《素问》篇名。风为六气之一。风气中人则病。本篇主要讨论各种风病病理变化的特征,阐明“风者善行而数变”和“风为百病之长”的意义,故名。
骨伤科专著。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1卷。唐蔺道人传。约刊于846年前后。首论整骨手法的14个步骤和方剂,次论伤损的治法及方剂。书中记述了关节脱臼、跌扑损伤、止血以及手术复位、牵
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官阶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