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桷条。
见龙树眼论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幼幼新书》引杜光庭《指迷赋》儿生“百日名奶腥”。另有“四岁曰奶腥”,参见小方脉科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四。即杏仁煎第一方,见杏仁煎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以潮热、虚弱为特征。因其热自内向外蒸发而名。病属虚劳范畴,亦称劳蒸。蒸病有五蒸、二十三蒸之分。常为劳瘵主症之一。以骨蒸为多见,故蒸病又称骨蒸。习惯上,多归入劳瘵。详
见《四川常见中草药》。即向日葵根,详该条。
【介绍】:即真德秀。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