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藏医学家。曾学经于西藏甘丹寺。后改习医学。著有《医学史正道》。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庵摩勒之别名,详该条。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白术、半夏各一钱五分,茯苓、海浮石、杏仁各三钱,薏苡仁八钱,橘红一钱,莱菔子二钱,栝蒌仁四钱。水煎,加姜汁二小匙,冲服。治脾咳,胸懑痰稠,食少体倦。
解剖名。指胸骨柄。《伤科汇纂》:“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大青根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一名《蜀本草》。20卷。后蜀·韩保昇等撰。据《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称:“韩保昇等与诸医工,取《唐本草》并《图经》(指《新修本草》中图经部分)相参校正,更加删定。”已佚。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硬睑硬睛者,胞睑睛珠俱木,痛涩难运,膈间积热,风热上壅,气血凝滞,睛睑坚硬。”治法:宜祛风清热,活血散瘀。内服当归活血煎或归芍红花散加减,并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