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菟丝子,详该条。
①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杠板归之别名。②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各详该条。
消法之一。用活血祛瘀的药物,消除腹中瘀血积块的方法。腹腔或子宫积块,推之不移动,舌有紫斑,脉涩。用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之类。
紫色中见白滑苔。多见于酒客外感风寒,宜解表散寒,兼解酒毒(见《伤寒舌鉴》)。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千层塔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由于气血大虚。宜十全大补汤倍人参、黄芪。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丝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卫生易简方》。即葛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