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青绳儿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青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青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哑门,见该条。
即膏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详膏淋条。
指在一般情况下经脉气血之多少。《素问·血气形志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症因脉治》卷二方。苏子、杏仁、桔梗、枳壳、防风、半夏、栝蒌霜。水煎服。治伤风咳嗽不止,痰出不爽。
出《救荒本草》。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榕须,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见该条。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八。指术毕出针手法和要求。《目经大成》卷二:“回针将障送至护睛水内尽处,迟迟出针之半,少息再出,恐障复还原位。”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病名。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湿热二气交感,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初起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水疱,渐成脓疱。疮
见《中药志》。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