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寒

猜你喜欢

  • 擎疽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 草芦荟

    见《北京地区植物志》。即芦荟,详该条。

  • 直肠

    ①大肠末段,以其直通肛门,故名。②承筋穴之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当腘横纹中点直下5寸处。③古病名。又称直肠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肠。”

  • 食噎膈

    膈证之一。又名食膈。见《医方考》卷三。详食膈条。

  • 章太炎医论

    书名。又名《猝病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共收医论38篇。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医著的考证和评价。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对《内经》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的态度

  • 田七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 咽日

    即咽日气。见该条。

  • 龙脑冰片

    见《中药志》。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 痧症全书

    3卷。清·王凯编撰。书成于1686年。原序称“深山野人”林森曾向王氏面授《痧书》,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全书论析痧原、辨证、治法、用药大法、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内容与《痧

  • 樟皮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樟树皮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