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半枫荷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即桑白皮,详该条。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多因风寒湿邪外袭,或痰火壅塞经络所致。疼痛部位有固定与游走的不同。《诸病源候论·四肢痛无常处候》:“四肢痛无常处者,手足支节皆卒然而痛,不在一处,其痛处不肿,色亦不异,
即神曲丸第一方,见神曲丸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病名。见《外科心法》卷五。又名膝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因病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常因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形寒发热,膝部微肿,步履不便,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