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和法

和法

八法之一,一名和解法。是针对外感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里之间,不能使用汗、下等法时,用以和解治法。《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治温疫达原饮,治温病似疟蒿芩清胆汤等,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对内伤杂病气机郁滞,肝脾不和等,也适用和法。如肝气郁结而致月经不调用消遥散;六郁越鞠丸,均属本法范围。《医学心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②推拿手法名。即合法。《保赤推拿法》:“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八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

猜你喜欢

  • 马蜞啮人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八。即蛭食。详该条。

  • 阳中伏阴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

  • 丁绳

    【介绍】:见丁瓒条。

  • 雀儿蛋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 营在脉中

    营,指营气。营气与卫气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但在人体内循行部位有所不同,营气运行于脉管中,卫气运行于脉管外。《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营在脉中,卫在脉

  • 足痹

    病名。指足部麻木疼痛不能行走的一种痹症。多由气血不足所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下,……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 经脉分图

    针灸经脉专书。4卷。清·吴之英撰。刊于1920年。首载各经脉(正经、奇经)的图像、俞穴,《内经》原文及考证。在俞穴考证方面,作者根据《内经》、《难经》、《甲乙经》等书,对历来经络文献中的俞穴名称和排列

  • 疹科类编

    麻疹专著。又名《疹科枢要》。明·武之望撰。刊于1617年。此书以《保赤全书》为蓝本,参考诸家有关论述,并结合作者个人经验编纂而成。全书分医论、治方两部分,医论又分为总论、发热、见形、出疹等门类,叙述麻

  • 铁石茶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 对口疽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即脑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