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著作,不分卷。清·俞樾(曲园)撰于1850年。此书乃俞氏《读书余录》之一。总收48条《内经》经文。俞氏发挥其考据之长,以决《内经》之疑、之阙、之异;以断注家之失、之得、之误。考据精确,使《内经》中
见心圣图说要言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亦称胎前流血。指妊娠后阴道流血。包括激经、胎漏、胎动不安。详见各条。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风注候》:“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风注之状,皮肤游易往来,痛无常处是也。由体虚受风邪,邪气客于荣卫,随气行游,故谓风注。”治用烫熨、针石、导引等法,或服白术散等方。参见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11。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之骨会。位于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二胸神经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方法名。指加快手法操作速度,以增强刺激。如对四肢麻痹症施以极其快速的摇动或其他活动,可促使其知觉恢复。
见《中草药通讯》(1):34,1972。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