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干漆之别名,详该条。
即用轻剂宣通肺气,清解表热的治法。如感受秋季温燥之气,身微发热,口干而渴,干咳无痰,用桑杏汤之类。
出《诗经》。为大巢菜之古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R13。出《脉经》。别名长平、胁髎、季胁。属足厥阴肝经。脾之募穴。足厥阴、少阳之会。八会穴之脏会。位于侧腹部、腋中线直下,当第十一肋游离端之际;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针灸甲乙经》)。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小儿方》1卷,已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三家合注条。
指人体正气先虚,复感受虚邪,两虚相合而发病。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因素,六淫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部因素。《灵枢·百病始生》:“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