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生。四川人。宋仁宗赵祯患病,单骧与孙兆共同诊治,因病情加剧受惩处,二子连坐。后经查明无罪。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表邪已解,血蓄下焦所致。症见腹胀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详伤寒腹胀条。
病名。指耳聋久不愈者。《诸病源候论·久聋候》:“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劳伤于肾,宗脉虚损,血气不足,为风邪所乘,故成耳聋。劳伤甚者,血虚气极,风邪停滞,故为久聋。”《医林绳墨》卷七:“
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热邪介于半表半里。治宜小柴胡汤。
痘疹五陷证之一。《痘疹精详》:“痘出稠密,其色淡白,根无红晕而顶陷者,白陷也。”为气血两虚所致,宜大补气血,用人参养荣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味。
见汤头钱数抉微条。
病名。瘟疫的一种。《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证情多危重。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参见瘟疫条。
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釐孳、健子。指一胎生二婴。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病名。①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多因脾肾阳虚,水停于里,上迫于肺所致。参见水肿、肺虚身肿条。②指十种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称心水、肝水、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