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谷
【介绍】:
参见刘默条。
【介绍】:
参见刘默条。
书名。一名《开宝详定本草》。20卷,目1卷。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校,并以《本草拾遗》等书相参,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新增药物计
病证名,又名大衄。指耳、目、口、鼻、前阴、后阴九窍同时出血。《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凡荣卫大虚,府藏伤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失节,惊忿过度,暴气逆溢,致令腠理开张,血脉流散也,故九窍出血。”亦可因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腰部,当肾俞穴直下3寸处。主治消渴,小便频数等。艾炷灸3~7壮。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即乳发。见该条。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傅青主女科》卷上方。白术(土炒)一两,人参、荸荠粉、炒鳖甲、茯苓各三钱,沙参五钱,肉桂、制半夏、炒神曲各一钱。水煎服。治妇人任督脉虚,带脉下坠,腰痠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不能受孕者。
指病邪有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今微汗热不退,心烦口渴脉数,是风寒病邪化热将要传里的征象。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外科大成》卷二:“生穷骨穴,即阴器之底也,色赤焮肿……。”证治同悬痈。见该条。
《素问》遗篇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五运六气的升降失常与疾病产生和疫疠流行的关系。并列举出刺法、吐法、浴法、药法等防治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及“复本”、“归宗”等基本观点。本文着
主气之第三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夏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由小满至大暑,其中包括芒种、夏至、小暑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