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卷五。又名气虚喘逆。指肺气或元气不足所致的气喘。《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元气大伤,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症见身倦懒怯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重复或累积。《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证名。指两足及足心有发热感觉。见《素问·刺热篇》。多因肾虚所致。《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澄按:足少阴其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出于然骨,循内踝入跟,为涌泉穴。此经原多气而少血
见喉科指掌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满山红,详该条。
喘,呼吸喘促;冒,眩冒。即呼吸喘促而头目昏眩。《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条。
眼的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运气著作《天元秘演》10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