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即脏会。详该条。
指以十二经脉纳支时刻为基础的针刺补泻方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来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
【介绍】:见黄帝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即下搭手。见该条。
即灵龟八法。详该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详该条。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病轻而症状较多,可主症、兼症并治;或标病、本病同时夹杂,可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寒热互用。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中:“外踝疽即脚拐毒,俗名穿拐毒,属足三阳经脉络也。”参见附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