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使君子丸

使君子丸

①《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厚朴(姜汁涂,焙)、炙甘草诃子肉(半生、半煨)、青黛(兼惊及带热泻者用此,否则不用)各半两,陈皮一分,煨使君子仁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米汤化服;一岁以下,每服半丸,乳汁化下。功能安虫补胃,消疳肥肌。治脏腑虚滑,疳瘦下利,腹胁胀满,不思乳食。②《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使君子仁、槟榔、酸石榴根皮、大黄(半生,半炮)各七钱半。为细末,以砂糖水煮,面糊为丸,麻仁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淡猪肉汁或鸡肉汁空腹送下。治腹内诸虫作疼,口吐清水。③见《医方集解》。使君子仁二两,天南星(姜制)、槟榔各一两。上药合炒。如喜食生米,用麦芽一斤炒;喜食茶叶,用茶叶炒;喜食炭土,用炭土炒。研末,炼蜜为丸,每晨砂糖送下。治小儿虫积腹痛及食劳发黄,喜食茶、米、炭土等物。④《症因脉治》卷三方。使君子、芜荑鹤虱、槟榔、百部、苦楝根丸。作丸服。治虫积腹胀,肚大青筋腹皮胀急。

猜你喜欢

  • 厚白滑苔

    苔白而厚,津液甚多。此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见《伤寒舌鉴》)。

  • 透骨消

    ①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透骨香之别名。②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雪药之别名。各详该条。

  • 气虚脱肛

    病证名。肛门脱出,有的在大便时肛门下脱,便后又慢慢收合,但也有病延日久,肛门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缩者。主要是由于泻痢日久,中气虚弱,肠薄脂消,使肛门滑脱不收。每多伴见面色青黄,唇色淡白指头发冷等。治以

  • 珠突出眶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目珠子脱出、肝胀。多由热盛火炽,外伤等致目珠暴然突出于眼眶,“与鹘眼证因滞而慢慢胀出者不同”(《张氏医通》卷八)。由火热所致者,宜清热泻火,用清凉膏加减;由外伤所致者

  • 额汗

    证名。指头额局部多汗。《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称为额上汗出。分虚实二证,实证湿热者居多,虚证多为亡阳虚脱之候。《类证治裁·汗症》:“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利之。”

  • 产后宜戒

    见清·倪东溟《产宝家传》。古时认为产后宜:一戒怒气,二戒勉强起居,三戒七日内沐浴梳头,四戒早食厚味荤腥。

  • 目眶岁久赤烂

    病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又名烂眶眼、烂眶、连眶赤烂,俗呼赤瞎。多因脾胃湿热壅盛,日积月累而成。症见睑弦溃烂,红赤,痒痛流泪,经久不愈。外治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出血,内服泻湿热之剂。参见眼弦赤烂条。

  • 经断前后诸症

    病证名。指妇女更年期月经将断未断之时,出现一些综合性的病症。多因肾气衰弱,冲任虚损,精血不足,以致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和温煦,临床症状参见更年期综合症条。如见头昏目眩,心烦易怒,情志失常,手足心发热,月经

  • 收靥

    痘至收靥,为毒尽将愈的证候。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九日、十日之间,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必发热熏蒸,此回浆之候也,俗名谓之烧浆,又谓之干浆。盖真阳运化,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若及时回浆,当靥而不

  • 黄芪当归汤

    即当归补血汤第一方,见当归补血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