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山胡椒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16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2卷、《内景图解》、《脉法删繁》1卷、《格言汇要》2卷、《本草必用》2卷和《症方发明》8卷。均系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
证名。指两手掌心中有发热感觉。一名掌中热。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之一。详见掌中热条。又为劳倦内伤及五心烦热的症状之一。《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
即跗骨。详该条。
①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地羊鹊之别名。②见《滇南本草》。为老鹳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寸口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总会聚之处,出《难经·一难》。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而肺朝百脉,十二经脉及其所络属的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故称其为脉之大会。
膀胱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
指食物本质所具备的风味。养生家主张饮食养生追求真味才最益人。《食宪鸿秘》:“养生之人,饮必好水,饭必好末,蔬菜鱼肉,但取目前常物,务鲜、务洁、务熟、务烹饪合宜。不事珍奇,而自有真味。”说明真味的获得,
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的精气濡养。《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精气足则
见寒温条辨摘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