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证脉药截江网
见伤寒六书条。
见伤寒六书条。
出《外科备要》卷中。即蝼蛄疖。破后形似蝼蛄串穴,故名。详蝼蛄疖。
①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杜茎山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又名葫芦丹,小儿丹毒之一。多因任脉经中湿与热结所致。此丹从脐上起,发黄肿者。治宜内服化湿饮,外用槟榔散涂之。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鲎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杨文修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神光自见证。详该条。
泛指胃、大肠、小肠等胃肠而言。《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骨折同。详见该条。
证名。指血脉亏损、重急的疾患。又称血极。《备急千金要方·心脏》:“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食饮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