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上眼睑。见目弦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
见《本草纲目》。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七。即疣。详疣、千日疮条。
涎与唾的合称。俗称口水。详涎、唾条。
病名,指小儿疳积诱发眼疾。见《卫生宝鉴》卷十,又名疳眼、小儿疳眼外障、小儿疳伤眼目、疳毒眼、疳病攻眼症、疳疾上目。其发病多因脾胃亏损,精血不足,目失濡养,肝热上冲所致。眼部干涩羞明,白睛失去润泽,黑睛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
【介绍】:见柳宝诒条。
出《名医别录》。为豆科植物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或内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Bge.等的茎叶。升清滋液,通络消肿。治口渴,筋挛,痈肿,疽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