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之意。《素问·方盛衰论》:“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
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五变》。①即消渴病。《儒门事亲》:“消瘅者,众消之总名。”《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参消渴、上消、中消、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阳漏之别称。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冲阳,见该条。
解剖名。指胸骨柄。《伤科汇纂》:“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
【介绍】:见汪宏条。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左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