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药学家。擅长于药物的炮炙方法,著有《雷公炮炙论》,此书专论中药炮炙,并详述炮炙过程中的宜忌,对祖国药物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后代本草书中。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见应候条。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徐氏医书六种》卷七。即耳衄,详该条。
《素问》篇名。逆调,不协调也。本篇主要讨论由于阴阳、营卫之气逆乱失调所形成的内热、里寒、肉烁、骨痹、肉苛诸证,及经脉脏气失调所致的喘息等几种病变。因其言人身之阴阳、荣卫气血不协调之病理变化,故名。
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习惯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冬,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因为节名。”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青木香、枳壳(麸炒)各半两,甘草二钱半。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治小儿阴茎无故而肿或痛缩;并治咳嗽痰喘。
古代对黄病的一种分类法。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黄病候、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候、行黄候、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候、风黄候、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
《疫喉浅论·新补会厌论》方。金银花五钱,人中黄一钱五分,连翘、玄参、牡丹皮、桃仁、浙贝母、板蓝根各三钱,生地黄四钱,麦门冬、赤芍药、红花各二钱,薄荷一钱,芦根二两。水煎,日二服,夜一服。治疫喉会厌腐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