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母宁嗽丸

二母宁嗽丸

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猜你喜欢

  • 风火疬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外感毒邪而致。耳下生核,环颈而生,皮色红光,疼或不疼,寒热交作。治宜疏风清火散结。用活络疏肝散,未溃者外用苍术三黄散,白烧酒调涂;已溃者用地棉根叶和红糖生捣敷。

  • 内伤泄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积热泄泻、积寒泄泻、痰积泄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又如气泻、积瘀泄、酒泄、肾泄、肝泄等,亦属内伤泄泻。参见各条。

  • 花癣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由风热蕴积于肺,随阳气上升而成。生于面部或眉间,初起癗,渐成细疮,时痛时痒,搔起白屑,春季易患。外用颠倒散凉水调涂。相当于脂溢性皮炎。

  • 篦箕柴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 阴跷穴

    指照海穴。《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阴跷穴在足内踝下,是谓照海。”或指交信。《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阴跷一,谓交信穴也。”

  • 疠疡

    病名。出《疠疡机要》卷上。即疠风。见该条。

  • 张路玉

    【介绍】:见张璐条。

  • 曲泽

    经穴名,代号PC3。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处,微屈肘取穴。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静脉。主治心痛,心悸,热病烦躁,胃痛,呕吐,肘挛,臂痛等。直刺

  • 开泄

    即辛开苦泄。详该条。

  • 赤膜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红膜。指眼生膜障,其血丝红赤稠密者称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