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丹毒

丹毒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丹熛天火火丹。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亦有外伤感染所致。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抱头火丹服普济消毒饮,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重证服兰叶散加黄芩元参,或漏芦汤,或消丹饮加味;外治可用复方黄连膏,或四色散敷贴,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筛细,或以榆树根白皮作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若热痛焮赤甚者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榻汤外洗。下肢复发性丹毒可用砭镰法放血,以泄热毒

猜你喜欢

  • 琼瑶发明神书

    见琼瑶神书条。

  • 半年红

    见《江苏药材志》。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 章柳根

    出《本草图经》。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 血分热毒

    ①热邪深陷血分的证候。表现为高热神昏、皮肤斑疹,或吐血、便血、衄血,舌色深绛或紫绛等症。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血分、重症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症。②泛指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复

  • 北极

    北方之极,与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朝北极。”

  • 恶阻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子病、阻病、病儿、病阻、病隔、选饭、恶子、恶字、恶食、妊娠呕吐等。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择食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苦水,或血性物者称为恶阻。有胃弱恶阻、胃热恶

  • 巴霜顶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丹溪喉闭丸。雄黄一钱,郁金五分,巴豆(去壳)七粒。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冰片、麝香各少许为衣,每服五分,清茶水送下;如喉噤塞用竹管纳药入喉中,须臾吐痰立解,未解再服。治缠喉风

  • 抱轮红

    证名。又名赤带抱轮、乌轮赤晕、白睛抱红。多由肝肺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原机启微》:“(眼的)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证见沿黑睛缘之白睛深层,环绕一带细直模糊红赤血丝,压之红赤不退,推之血丝不

  • 黄花鱼灯草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黄堇之别名,详该条。

  • 中焦

    ①三焦之一。三焦的中部,指上腹腔部分。它的主要功用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