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即通关丸,见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紫菀散第五方。见紫菀散条。
据文献记载新生儿胸腹透明畸形。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初生小儿,胸腹忽然如水晶色,脏腑皆见。”
【介绍】:见王执中条。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圆翳内障。详该条。
古时按经脉长度与气行速度之间的关系计算针刺所需的时间。《流注指微赋》:“接气通经,长短依法。”例如,据《灵枢·脉度》记载:手三阳经长5尺。《灵枢·五十营》曰:“呼吸定息,气行六寸。”这样,针刺时需运针
叶桂治疗上部燥证的经验。见《临证指南医案》。秋燥外袭,伤人肺气,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甚或痰中带血。宜辛凉润肺,或结合清气,用桑叶、杏仁、玉竹、沙参、梨皮、香豉等药,侧重气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