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引《活幼口议》方。罂粟壳四个,陈皮二片,甘草二寸,乌梅二个,大枣二枚,生姜二块,木香一两,诃子二个,黑豆六十粒,黄芪二寸,白术二块,当归二寸。以上生、熟各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
舌尖红而起紫色芒刺。为里热重证恶候,急宜清热攻下(见《伤寒舌鉴》)。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见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黄堇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藏医学家。约生活于十一世纪。专攻“八支”理论。著有《医学通史》、《释难解障》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LR1出《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属足厥阴肝经。井(木)穴。位于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一说“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针灸集成》)。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及趾背动、静脉。主治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