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方》。为棕榈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即乳泣。详该条。
见幼科发挥条。
膝关节后方的陷窝。《灵枢·骨度》:“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丛书名。汇订于清光绪初,汇辑者不详。包括《玉函经》、《注解胎产大通经》(梁·杨子健撰)、《秘传离娄经》(眼科著作。不著撰人)、《小儿痘疹经验良方》(清·魏君用编)、《医萃》(明·肖昂撰)、《医抄》(不
①皮肤。参皮毛条。②肌肤。《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即温肺。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
病证名。指泄利挟有表热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亦有指热泻者。参协热下利、夹热自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