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诗词古文>柳公绰生平

柳公绰生平介绍

柳公绰(763年—830年),字宽,小字起之,唐朝大臣、书法家,唐代京兆华原人。即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稠桑乡柳家塬人。柳公权之兄,长公权十三岁。性格庄重严谨,喜交朋友豪杰,待人彬彬有礼。聪敏好学,政治、军事、文学,样样精通,尤其喜爱兵法。累官州刺史,侍御史,吏部郎中,御史丞。宪宗时为鄂岳观察史,讨吴元济有功,拜京兆尹。后迁河东节度使户部尚书,检校左仆射。公元832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号元。>>查看柳公绰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尊礼尽孝
  柳公绰字起之(《新唐书》作字宽,才出生三天,他的伯父柳子华说:“光大我柳家门庭的,是这个儿子。”因而小时的字叫起之),他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性格严整,品质庄重,举动都依据礼法。

坚守法律
  柳公绰写的文章文雅不俗,不是圣贤的书不读。最初被推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担任校书郎。一年后第二次考中这个科,被任命为渭南县尉。当时荒年歉收,柳公绰家虽然丰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能一个人吃饱吗?”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开州地接蛮族,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公绰说:“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怎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退走。公绰被提升为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当时武元衡任剑南节度使,公绰与裴度都任节度府判官,武元衡特别推重他们。

献箴讽谏
  后入朝任吏部郎中。当时唐宪宗爱好武功之事,并多次外出游猎,柳公绰献上《太医箴》来讽谏宪宗。宪宗认为柳公绰是高才,派使者对他说:“你说的‘元气运行不闲,裂隙漏洞不在大’,这是对朕的厚爱,应该把它作为座右铭。”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

儒生领军
  柳公绰本来与裴垍交情好,等到与裴垍交恶的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时,便让他出任湖南观察使。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养父母,柳公绰请求在东都洛阳设立办事处,没有批准。后来调任鄂岳观察使。当时朝廷正在征讨淮西叛镇吴元济,宪宗命征调五千鄂岳士兵,隶属于安州刺史李听。柳公绰说:“朝廷说我是儒生,不懂得行军打仗吗?”便请求亲自带兵上前线,朝廷同意。他带兵渡过长江到达安州,李听用军礼迎接并会见他。柳公绰说:“您之所以背弓插箭,难道不是因为战争吗?如果去掉戎装,不过是两个郡守罢了,怎么统一指挥呢?因为您家世代是将帅,懂得兵法,我只想在您的府衙任职,按军队的法规跟随您服务。”李听说:“听从您的吩咐。”就把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张任命书交给他,挑选六千精兵交他统帅,告诫众校尉说:“行营事务一切由都将决断。”李听因为外表威严,因此众人都很尽力,当时的人都佩服他会运用权力领导部下。军队出发,柳公绰多次到下级官兵家探访慰问,害病、生孩子、死了人,都给很多抚恤金,妻子嬉游放荡的,就把她沉到江里去。官兵都很感激并且服从他,说:“中丞为我们操持家事,还能不拼命作战吗?”所以鄂军每战必胜。

  元和十一年(816年),朝廷派李道古接替柳公绰,柳公绰回到长安,被任命为给事中。李师道叛乱平定后,派他到郓州宣读朝廷的文告,回朝复命后,受任为京兆尹。柳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即用棍打死。宪宗因为他不经请示杀人而发怒。柳公绰说:“这不只是称量臣的权威,更是轻视陛下的法规。”宪宗说:“已经处死了,不向朕报告,这对吗?”柳公绰说:“这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金吾的职责;在街坊间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左右巡使的职责。”宪宗才不追究。柳公绰后因为母亲去世应守丧而辞职,守丧期满后,任刑部侍郎,兼任盐铁转运使。后又调兵部侍郎兼任御史大夫。

屡议时政
  长庆元年(821年),柳公绰又任京兆尹。当时朝廷与幽州、镇州叛军在交战,任免诸将的使者骑着驿马在路上接连不断。柳公绰上奏说:“经考查,馆驿邮传缺乏,差很多驿马,穿着红色和紫色服装的宫廷使者,骑的驿马达到三、四十匹,穿黄色和绿色服装的使者,骑的驿马也不下十匹,驿官不能查验证件,宫廷使者随口向馆驿索要供给,驿马用完了,就抢民间的马匹,百姓怨恨他们惊扰,路上行人差不多断绝了。请求朝廷规定使者数额,用来制止弊端。”唐穆宗又命令中书省制定法规,因此驿官解除了处罚。宦官都憎恨他。柳公绰被改任吏部侍郎,升任御史大夫。后改任礼部尚书,因避祖父的讳改任左丞。不久,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

  宝历元年(825年),柳公绰就任检校左仆射。牛僧孺罢相后,出任武昌节度使。柳公绰用军中的仪仗和礼节参见他,他的幕僚劝阻他,公绰回答说:“奇章公才离开相位,方镇尊重宰相,就是尊重朝廷呀!”有一个道士进献丹药,柳公绰问是从哪里得到的,道士回答说:“在蓟门。”当时朱克融刚叛乱,柳公绰立即说:“可惜呀!药是从叛贼境内得到的,即使灵验有什么用处?”就倒掉丹药,驱逐了道士。后回朝任刑部尚书,不久又任命为邠宁节度使。之前,神策军驻扎在各镇的部队,不听驻地军政长官的指挥,所以敌军能钻空子袭扰边塞。柳公绰向朝廷论述利害关系,要求采用适当措施,因此朝廷命令神策军行营的部队,在边境危急时,全部接受驻地节度使的指挥。柳公绰又回朝任刑部尚书。

安抚外族
  大和四年(830年),柳公绰出任河东节度使,碰到荒年,他节约开支,停止宴请,吃穿与士兵一样。北方部族派梅禄将军李畅赶一万匹马来做生意,所经过的地方都热情地招待他,柳公绰命部队防止士兵袭夺马匹。李畅到达太原,柳公绰只派牙将一人一骑去慰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设立衙门,命令翻译官引导他参见柳公绰,宴席不超过常规,李畅感激他的恩德,流下眼泪,马群在路上慢慢行进,不随便奔驰打猎。陉北有沙陀部族,勇武喜好争斗,九姓、六州等部族都怕它。柳公绰召来沙陀酋长宁邪执宜,修理废弃的十一处塞栅,招募三千兵留驻在塞栅上,他的妻子、母亲到太原,公绰让夫人慰问和招待他们,并赠送礼品,沙陀部族感谢他的恩德,所以全力保护边塞。

病重而逝
  大和六年(832年),柳公绰因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三月,朝廷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回到长安,允许不上朝班行参见礼。同年四月,柳公绰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成(一作元)。

轶事典故

  柳公绰任山东节度使,巡行到所属的邓县。县里有两个官员同时被捕,一个是因为接受贿赂,一个是玩弄法令。县令听说柳公绰向来强调法纪,心想他必定杀掉贪污的人。结果柳公绰的判决是:“贪污的官吏虽触犯法令,但法律还在;奸邪的官吏破坏法令,法律就灭亡了。”结果杀的是玩弄法令的人。他马厩里的马咬伤踢伤养马的仆人,公绰就杀掉了那匹马。有人说这是一匹良马,公绰说:“哪有良马而伤害人的呢?”

  大将韩弘病重时,从河中郡回京,穆宗命令百官去探望他,他派儿子推辞说病重不能接待。公绰对他说:“陛下派百官来问候你,这是特殊的礼遇,应该支撑病体去会见公卿,怎么能卧病在床派儿辈传达一句话就了事呢?”韩弘害怕,让人扶着出来面谢百官。

  京兆府狱中关押的一个婆婆用鞭子打死了媳妇,京兆府要将她判处死刑。公绰说:“尊长打晚辈,不是斗殴,况且她的儿子在,因妻子而杀死他的母亲,在礼法上说不过去。”因此从宽判刑。

  柳公绰病重时,忽然命亲随人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认为公绰要把家事托付给他。到韦长来了,柳公绰竟对他说:“替我告诉宰相,徐州专门杀害李听的亲信部下,除非任用高瑀镇守徐州,否则不能安宁。”接着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两天后就去世了。

  柳公绰在服孝守丧因哀伤过度而身体瘦弱,三年不洗澡。奉养后母薛氏很小心孝顺,即使是他的亲家也不知道他不是薛氏亲生的。柳公绰的舅兄薛宫很早就死了,他把薛宫的女儿抚养成人出嫁。他曾说:“我当官不曾因为私事把喜怒强加于人。我的子孙会昌盛吧?”柳公绰性格方正耿介但性情孤僻,与钱徽(一作微)、蒋乂、杜元颍、薛存诚交情很好,他选拔的人才如许康佐、郑朗、卢简辞、崔玙、夏侯孜、李拭、韦长,都显贵闻名。

猜你喜欢

  • 天宝时人

    据《太平广记》卷三九六引《神异录》,玉龙子本为唐太宗晋阳宫中旧物,开元中,三辅旱,乃密投之于南内龙池。及玄宗幸西蜀,回至渭水,临流濯弄,沙中得之。后为小黄门私窃,以遗李辅国。辅国夜闻柜中如有声,开而视之,已失所在。此人为诗咏之。《全唐诗》存诗1首,即据《太平广记》辑出。

  • 郢展

    《和汉朗咏集》作野郢展。曾自汴水东归,即兴赋诗。其余不详。《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 俞庸

    镇江丹徒人,字时中。初为明道书院山长,成宗大德中试补户部令史,累迁尚服院都事。卒年六十五。

  •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卞彬

    (?—约500)南朝齐济阴冤句人,字士蔚。仕宋为奉朝请、员外郎。入齐,历官右军参军、南康郡丞、平越长史、绥建太守。才操不群,文多指刺。好饮酒,尝以蚤虱、蜗虫、虾蟆等为题作赋,又作《禽兽决录》,指刺权贵,文章传于闾巷。自称“卞田居”,妇为“傅蚕室”。

  • 刘济

    刘济(757年-810年),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忠于朝廷。父亲刘怦,原为卢龙节度使朱滔手下的雄武军使,因忠勇义烈,深受军心,颇得朱滔信任,累官至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卢龙节度副大使、管内营田观察、押奚契丹、经略卢龙军使。朱滔死后,传位于刘怦,贞元元年九月,刘怦病死,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军中拥立刘济继位,任卢龙节度使。有该人物文献《刘济传》。

  • 胡宿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汉沛郡丰县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 纪君祥

    纪君祥[元](约元世祖至元年间在世),元代杂剧、戏曲作家。字、号、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年间在世,名一作纪天祥。大都(今北京)人,与李寿卿、郑廷玉同时。作有杂剧6种,现存《赵氏孤儿》一种及《陈文图悟道松阴梦》残曲。

  • 余晋祺

    余晋祺,号今迥。东莞人。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