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梦祥
南昌进贤人,字自得。号松云道人。工诗文,晓音律,画山水尤清古。以茂才荐,为白鹿书院山长,授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以老疾归,放意诗酒,卜居娄江。卒年九十余。有《释乐书》。
- 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 叶菁
叶菁,字成伯,号潨皋。新会人。明神宗万历间布衣。事见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六。
- 雷思
应州浑源人,字西仲。海陵王天德三年进士。世宗时为大理司直,持法宽平。累官同知北京转运使事。有《易解》。
- 郑绍武
郑绍武,字子纬。归善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举人,为晋江安溪县令,调粤西临桂令。后谢病归,归筑猗园。年八十三卒。有《清溪撮要》、《猗园续录》等书。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
- 陈希烈
陈希烈(?-758年),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陈希烈早年因精通道学受到唐玄宗器重,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门下侍郎,后兼任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李适之罢相后,陈希烈被李林甫举荐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又进封许国公。他任相期间,先后依附李林甫、杨国忠,唯唯诺诺,毫无作为,后罢为太子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陈希烈被俘,并投降叛军,被授为宰相,两京收复后被朝廷赐死。欧阳修、宋祁在编撰《新唐书》时,将其列入《奸臣传》
- 张野
(350—418)东晋南阳人,居柴桑,字莱民。学兼华梵,尤善属文。性孝友。州举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征拜散骑常侍,俱不就。入庐山,依慧远。后端坐而逝。
- 赵汸
(1319—1369)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章熙
(1506—1575)广东海阳人,字世曜。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历升户部员外郎,以失职贬为山东布政司幕吏,徙为南京国子博士。官至广西按察佥事,分司苍梧,坐治边过严,免归。
- 伍乔
伍乔,生卒年月不详,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