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诗词古文>阿克敦生平

阿克敦生平介绍

阿克敦(1685—1756),章佳氏,字仲和,一字立恒,又字恒岩。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以学问优,殿试有声名,授侍讲学士。雍正时,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署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乾隆时官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有《德荫堂集》。>>查看阿克敦的诗词古文

轶事

  清朝入关后,始终坚持满族人无需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就可以做官的原则。不过有些满族大臣倒确实是有学问的,阿克敦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满洲正蓝旗人,名字的意思是“结实”。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中了进士,因此被认为学识优秀,授予庶吉士,又进翰林院做编修。康熙皇帝认为阿克敦“学问优”,把他提拔为侍讲学士。以后在康熙朝,阿克敦几乎一直从事有关礼部的事务。雍正继位后,阿克敦还兼“国子监祭酒”,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领导。

  可是在“文”这条路上走到头后,阿克敦官运一转,于雍正四年一下子就转成了“武”官,被派到广州代理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成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一把手。

  阿克敦在这期间弹劾了一些广东的官员,得罪了广东的大员,等他转任广西巡抚的调令刚一下达,广东的一些大员纷纷上章弹劾,指责他指示广东新会县将强盗案件改为盗窃案件,挪用广东海关的额外税银,尤其是指责他指使家人向暹罗来广州的运米船索取“规礼”。雍正皇帝大怒,立即下令将阿克敦就地逮捕下狱,特派大臣到广州审讯。最后仅仅判处阿克敦索取暹罗米船“规礼”一罪,建议绞刑。正在这时,他的又一个对头告他包庇贪赃的下属,于是加重判处他“斩监候”(判处斩首,等候秋审最终决定是否执行)。

  保住阿克敦脑袋没有掉地的是苏北水道疏浚工程,雍正皇帝想起监狱里等死的阿克敦,把他派到河堤上去戴罪效力。河工结束,他的罪过也算勾销。

  乾隆皇帝登基后,重新将阿克敦调回朝廷任职,指令阿克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下一年,正式授阿克敦刑部尚书官职。

  阿克敦当上这个“最高法官”不久,就得了个重罪。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在查看翰林院上奏的孝贤皇后册文,其中满文译“皇妣”为“先太后”,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个“大误”,立刻要召见阿克敦,想不到阿克敦没有候旨就已经退出宫殿。乾隆皇帝大怒,下令罢去阿克敦所有官职,把这位原来的刑部尚书关到刑部监狱里,按照“大不敬”罪名,打算定罪“斩监候”。这是阿克敦得到的第二个死刑判决了。

  好在这只是乾隆皇帝气头上的决定,当其他大臣向乾隆皇帝指出这句翻译没有错的时候,他的气就消了。不过他要给这位三朝老臣一点颜色看看,五月里先是正式宣布死刑判决“论斩”,这也是阿克敦第三次被判死刑。不过才过了六天,又宣布赦免阿克敦,并将阿克敦释放出狱,要他“在内阁学士上行走”(暂行职务的意思),并代理工部侍郎。再过一个月,又把阿克敦派到刑部“署刑部尚书”,并给了他一个“镶白旗汉军都统”的官衔。年底以前,就把阿克敦原来的兼职、头衔全都恢复了。在以后的八年里,阿克敦一直算是代理刑部尚书。直到他致仕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

  • 焦先

    三国魏河东人,字孝然。东汉末避乱扬州。献帝建安初还留陕界。关中乱,避于河济间,结草为庐,食草饮水,饥则为人佣作,不冠不履,佯狂避世。魏国建立,太守贾穆、董经均往探视,与食不食,与语不语。后病死。年八十九。

  • 郑獬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吴师尹

    (1303—1366)永新人,字莘乐,号桂冈。顺帝至正八年进士,授永丰丞,有惠政,民德之。后归隐连里之桂冈,学者称桂冈先生。

  •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何澹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诗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嘉定十二年十二月病卒,终年74岁。著有《小山集》,收入《永乐大典》及现代唐圭璋编《全宋词》。

  • 王特起

    金代州崞县人,字正之。音乐技艺,无所不能,尤长于辞赋。章宗泰和三年进士,为真定府录事参军,有惠政。累官司竹监使卒。

  • 湛汎

    清诗僧。俗姓徐,法名又作湛性,字药根,又字药庵,丹徒人。

  • 王韫秀

    王韫秀(725-777年),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名媛、诗人,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宰相元载之妻。随同元载同赴长安,求取功名。不久,元载封侯拜相,开始贪腐堕落。大历十二年,元载有罪赐死,王韫秀和孩子全部处死。

  • 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福建晋江潘湖欧厝人,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后世唐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唐进士韦中令门下欧阳澥、后唐状元掌院学士黄仁颖、南唐乡贡进士欧阳偃、宋观文殿大学士欧阳珣、元处士天麟黄权、明儒林学士黄永、明进士龙游知县黄应、潘湖八世孙明进士户刑尚书黄光升、潘湖九世孙明榜眼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潘湖十二世孙清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清洪濑金墩黄士藻、潘湖十五世孙清湖口台湾知府黄立本承行周之风接踵而至。还被称为“八闽文化先驱者。

  • 阿克敦

    阿克敦(1685—1756),章佳氏,字仲和,一字立恒,又字恒岩。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以学问优,殿试有声名,授侍讲学士。雍正时,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署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乾隆时官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有《德荫堂集》。